这些港股,公募出清后资金大举抄底!
作者:小微 发表于:2025年05月05日 浏览量:80115

这些港股,公募出清后资金大举抄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基金出清的低位股,或成为公募QDII和外资抄底的对象。

五一长假期间,尽管A股基金产品无法通过港股通南下市场“参战”,但港股市场指数飙升显示出资金进场明显,尤其是基金低位出清的品种领涨港股通涨幅榜。

这些港股,公募出清后资金大举抄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此前,包括美图公司、三生制药等多只遭公募出清充分的港股通品种,由于覆盖股票的基金产品数量锐减甚至接近0,流动性失血后跌至罕见位置,甚至股价跌破企业内在价值,但也正因为基金出清,又反而成为公募底部建仓的优选对象,重新变成基金抱团股使得美图公司三年涨幅高达9倍,三生制药在吸引60只基金重新覆盖后,短短四个月内股价上涨1.2倍,这种基金之间的先出清再入场,进一步显示机构出清对基金经理重新建仓的重要价值。

这些港股,公募出清后资金大举抄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基金卖得越干净越有弹性?QDII资金或先行潜伏

在假日没有A股基金产品南下的背景下,5月2日,香港恒生指数收盘大涨1.74%,恒生科技指数收盘涨幅更是达到3.08%,其中涨幅居前的港股通品种大部分是公募基金在过去三年间大幅度减持出清的低位品种,尤以小市值港股通公司为核心,而股票在低位完成基金出清后,往往又吸引公募卷土重来再度买入,并多次反映在公募持仓中,拉动基金经理的业绩。

显而易见,由于港股通股票的定价逻辑核心在于流动性,基金出清到不足十只产品甚至一只不留的现象,对严重依赖于机构定价的港股通股票而言影响巨大,充分的基金出清往往意味着此类港股通股票的价格触底,而价格触底以及基金出清往往又暗含着机构对相关股票的悲观情绪得到释放。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当前A股基金产品由于港股通休市因素,无法南下港股市场,五一假期期间的港股通的基金出清品种所出现的拉升行情,或在相当程度上来自公募QDII与外资机构的资金覆盖。

“影响股票定价的核心在于基本面,但港股股票的逻辑稍有不同,它对基本面的反馈较为滞后,但对机构流动性强弱变化的反馈更为敏感,也就是大资金的覆盖影响其定价。”南方基金一位明星基金经理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如此强调。

正是以上港股市场特殊的逻辑和背景,在5月2日的港股市场涨幅榜上,领涨品种大部分指向此类基金出清明显的新经济个股,被称为“医药界拼多多”的AI医药平台公司药师帮在基金大幅出清后持续走强,该股当日收盘大涨9%,公募几乎零覆盖的思派健康以及移卡收盘涨幅分别达11.6%和6.29%,只剩下5只基金覆盖的微创医疗当日涨幅5.82%,只剩下两只迷你公募基金产品覆盖的泉峰控股收盘涨7.23%。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港股通个股不仅清一色具有基金充分出清的特点,同时股价在过去三年间普遍因覆盖的基金产品数量锐减,在流动性失血后出现50%至90%的股价跌幅。

底部出清到二次覆盖,基金经理精准狩猎

基金出清为何成为机构投资者挖掘底部机会的重要指标?原因或在于出清本身就代表着吸引力。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港股通股票因公募出清导致流动性枯竭后,往往带动股价杀跌到极为罕见的地步,即股价可在基金覆盖数量减少后,股价可跌破企业的内在价值,这对出清过程中没有及时离场的机构投资者而言,是一种打破常规逻辑的重大风险,但对出清完成后的基金经理而言,股票跌破内在价值又是一种巨大的机会吸引。

诺安基金一位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港股股票对公募基金和外资等大型机构的覆盖更为敏感。而在缺乏机构主导的背景下,由于缺乏类似A股市场的大量散户,港股市场在下跌过程中抵抗力较弱,承接盘少导致下跌过程中可达到罕见地步,一些港股上市公司股价频频暴跌。

以年内为基金带来翻倍涨幅的港股医药新锐三生制药为例,该股是典型的从基金底部完成出清到基金完成底部二次覆盖的典型代表。实际上,基金经理在2024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还并未对严重出清的三生制药感兴趣,虽然当时该股已只剩下不足10只公募基金产品覆盖。

但情况很快发生变化,自2025年1月开始,日成交额乏善可陈的三生制药突然变得异常活跃,在短短四个月内股价涨幅高达1.2倍,究其原因则是该股低位出清后重新迎来基金覆盖,最新披露的2025年公募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有超过60只公募基金南下香港市场,将三生制药列入前十大重仓股名单,其中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等头部公募,均出动多只A股基金产品南下港股抄底机构出清的三生制药。

这种基金底部出清后,又因为出清引来公募底部二次覆盖的经典案例,还包括目前的基金重仓股美图公司。美图公司此前因为业绩和基本面因素,导致各大公募的基金经理持续抛售,覆盖美图公司股票的公募基金产品在2022年底已难觅其踪,导致美图公司股价跌至罕见的0.48港元附近。

然而正因为公募出清导致美图公司当时的股价跌破内在价值,从而吸引多个公募基金公司开始少量试水该股,时间是2023年第一季度,彼时基金的二次覆盖刚刚开始,当时将美图公司重新纳入十大重仓股的基金产品数量并不多,基金经理在美图公司上的持仓数量也相对克制,但这是一个风向发生变化的信号。

而后,凭借着底部出清和业绩反转,美图公司逐步吸引越来越多的基金覆盖,到2025年第一季度末,将美图公司纳入十大重仓股的基金产品数量已达到20只,吸引了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等头部公募基金公司买入该股,头部基金的入场代表着美图公司在流动性层面的巨大变化,从而使美图公司自2022年10月至今不足三年时间内,在基金底部二次覆盖后,股价涨幅已高达9倍。

上述案例和信息表明,股票的机构出清见底,对基金经理二次建仓有着重大意义。

关注数据与软件应用,基金看好“消费型科技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对传统互联网公司、数字经济垂直平台公司的技术改造和估值拉动,或是许多公募基金看好“数据平台”、“消费型科技公司”的重要逻辑。

摩根士丹利基金近日指出,DeepSeek将有效地提升中国的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投资价值,尤其是中国在AI市场的重大竞争优势,比如体现在面向内需、面向消费者的AI应用产品,即中国庞大的数字经济形态和显著的成本效益,构筑了极为强大的发展优势,小红书在美国市场作为一种应用产品的替代品的火爆下载现象,印证了中国的“消费型科技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并进一步彰显了此类中国科技公司的投资价值。

景顺长城大中华基金经理周寒颖业同样强调消费型科技公司的投资价值,并判断DeepSeek对科技股的影响深远,中国的AI应用将加速发展。此外,新一代企业家品牌战略上坚持长期主义,高度专注,产品极致,重视服务与用户体验,中国品牌不再是便宜的代名词,而是质价比创新的代表。新消费的特点是收入增速显著高于传统行业,而且持续性强。品牌力和产品力稳定性大幅提升,更重视内容表达和情感陪伴,线上线下同时赋能品牌建设,品牌价值在国内海外大放异彩,新消费投资聚焦以下几个方向:情绪潮玩、美容护理、积木拼搭、休闲食品等。

此外,她还认为,2025年是大部分创新药扭亏转盈的一年,海外授权业务徐徐展开,无论是仿创结合还是创新药都有价值重估空间,一方面寻找底部估值反转机会,一方面创新药进入出海收获期,叠加国内产业政策暖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这将带来医药股的市值弹性。

华夏港股前沿经济基金经理刘平认为,当前持仓偏向科技+消费的新消费方向倾斜,例如智能家居、国潮品牌及服务消费等,服务消费扩容至文旅、医疗养老等新兴领域,策略上维持中高仓位以捕捉复苏弹性。风险方面,外部扰动如美联储降息反复、中美关税摩擦及技术迭代风险仍需警惕,并进一步跟踪业绩验证与增量政策落地节奏,预期今年第二季度期间的消费修复或从政策催化转向内生增长,科技消费融合及下沉市场潜力成为重点,持续挖掘60—70后以及05后具备很强消费能力群体的新消费趋势。

责编:汪云鹏

校对: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