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实习生刘宇博 北京报道
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普惠金融已从一项政策倡议,演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已走过近十年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日前,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的发展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普惠金融不仅承载着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宏大愿景,更在破解小微企业、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结构性难题中,发挥着愈发不可或缺的作用。顺应时代背景,近日,《智普惠 新金融——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集锦(2024)》正式出版,该书由 21 世纪金融研究院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系统梳理了2024年度我国普惠金融领域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成果,收录了八十余个来自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的典型案例,涵盖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服务新市民、产品与服务创新、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五大领域,全面展示了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元路径与创新模式,体现了普惠金融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智普惠 新金融——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集锦(2024)》
聚焦行业数智化发展重点
随着普惠金融实践的深化,行业正面临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核心课题。如何破解扩大服务覆盖面、降低融资成本和有效控制风险三者间的“不可能三角”,成为所有从业者必须面对的挑战。本书以“智普惠 新金融”为主题,敏锐地捕捉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是破解这一结构性矛盾、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从书中收录的案例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字化、智能化已渗透到普惠金融的各个环节。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传统痛点上,技术创新正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兴业银行的“活体生物数字化”贷款模式,巧妙运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农村地区难以评估的活体养殖资产转化为可量化、可监控的数字信贷凭证,有效破解了三农领域的信贷抵押难题。中国工商银行推出“兴农快贷”等专属融资产品,支持种业研究领域高新技术小微企业。而在支持实体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进出口银行通过政银合作,创新了“进出口银行+转贷行+风险补偿资金池”的小微外贸企业风险共担转贷款业务模式,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权威专家凝练发展共识
一部优秀的行业报告,离不开实践的总结与理论的升华。为确保内容的深度与前瞻性,该书邀请了多位深耕金融领域的权威专家,为普惠金融的未来发展“把脉开方”。他们分别从发展新质生产力、树立正确数字经济发展观等宏观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普惠金融与科技、绿色、养老等板块的融合路径,为理解当前金融改革的重点提供了理论依据。专家们明确指出,破解普惠金融的结构性矛盾,需要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一方面,政府需持续强化信用体系、数据共享机制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市场化运作“修路架桥”;另一方面,市场主体应主动拥抱变革,鼓励金融机构强化技术投入,苦练内功,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与效率。
在专家高屋建瓴的分析之外,21世纪金融研究院团队,则结合长期的行业调研经验,对案例背后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使本书在具备理论高度的同时,更富政策导向性与实践操作性。
五大主题覆盖金融服务关键场
从理论洞察回归实践细节,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对一线案例的系统呈现。全书采用“宏观综述—领域分类—微观案例”的编排方式,逻辑清晰,便于检索。每个案例均详细标注了实施机构、项目背景、创新要素与实施效果,既是金融从业者的“工具箱”,也为高校师生与研究者提供了鲜活的“研究样本”。
该书所收录的八十余个案例,不仅体现了金融机构服务多元客群的能力,也呈现出行业在业务协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多样化创新。其中,乡村振兴板块尤为突出——如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的“节水贷”、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依托卫星遥感技术优化农业信贷模型等案例,展现了金融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更精准地服务农村经济与粮食安全。
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中国农业银行不断丰富产品,优化服务,致力于提供多元化、接力式普惠金融服务,护航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助力企业成长壮大;而中信银行则瞄准“专精特新”小微企业,量身定制涵盖“科创 e贷”这“1”项专属融资服务和理财、结算等“N”项综合服务在内的科创金融服务方案,助力“专精特新”小微企业茁壮成长。
在“服务新市民”板块,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厦门银行等机构探索养老金融、社区金融与新就业群体金融服务,形成了契合不同城市化阶段的金融支持方案。
此外,该书中的“产品与服务创新”案例与“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案例,也呈现出近年来金融机构对客户体验、弱势群体保障等方面的系统性改进。例如,建设银行推出的数字化金融教育项目,深圳农商行跨越语言障碍为聋哑人士优先办理业务,优化传统服务和智能化服务,展现了普惠金融“有温度”的一面。
《智普惠 新金融——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集锦(2024)》的发布,正值我国普惠金融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重要节点。这不仅是一部案例汇编,更是一部关于“金融如何更好服务人民”的时代注解。在共同富裕与数字经济“双重驱动”的背景下,这本书所提供的理念、方法与路径,或将成为引领下一轮普惠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方向标。
购买链接如下: